本賽季五大聯(lián)賽本土球員出場時間比
英格蘭球員確實需要多參賽、多練級。本賽季,截至目前,英超的英格蘭球員出場時間比為35.1%。與之相比,西甲的西班牙球員出場時間比為57.6%、法甲的法國球員出場時間比為55.8%、德甲的德國球員出場時間比為48%、意甲的意大利球員出場時間比為43.1%,而俄超、荷甲和土超的本土球員出場時間比,亦都高于英超。
再來看看各主要聯(lián)賽的本土球員進球比,英超同樣墊底。本賽季,英超全部進球中由英格蘭球員打進的百分比是33.7%。這個百分比在法甲是49.6%,德甲是42.1%,西甲是41.8%——還是有梅西、C羅兩大超級“數(shù)據(jù)刷”存在的情況下,而意甲是38.2%。那么好了,問題更顯而易見了:外援毫無疑問提高了英超的質量,沒有他們的貢獻,英超轉播費能像上個月那樣再次賣出刷新紀錄的天價?
近年,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看出英超早非世界第一聯(lián)賽,無奈英超商業(yè)開發(fā)如火如荼,日進斗金堵住了這些人的嘴。上周英超俱樂部歐戰(zhàn)團滅,顯然又給了他們把問題擺上桌面的契機。曼聯(lián)名宿加里-內(nèi)維爾就拿本賽季狀態(tài)火熱的哈里-凱恩輾轉4家具樂部、差點兒被熱刺放棄舉例,給“戴克草案”點了個贊。
解析:草案或致兩敗俱傷
“戴克草案”一旦全盤實行,很可能弊大于利,甚至兩頭不落好,導致英超和英格蘭隊兩敗俱傷。
無疑,英格蘭球員、特別是本土青訓球員會因此身價倍增——當然,這也只是對英格蘭俱樂部而言罷了。同時,那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少的英格蘭球員可能走出英倫。目前,在歐洲四大聯(lián)賽(除英超外)踢球的英格蘭球員,只有阿什利-科爾和理查茲。倆人一個老態(tài)龍鐘,一個養(yǎng)傷多事,本賽季雖新加盟了羅馬和佛羅倫薩,但加到一塊兒只有15次意甲首發(fā),堪稱潦倒。四大聯(lián)賽之外,被租借到荷甲維臺斯的麥凱克倫是唯一的遺珠。新政實施后,這種情況只會雪上加霜。
一旦英超每隊要保持至少12名本土青訓球員,那些踢得好、有能力出國的英格蘭球員,身價、薪資都將水漲船高。外國俱樂部更犯不上去購買英格蘭球員,因為他們完全可以從其他國家找到更加物美價廉的替代者;英格蘭球員也更沒動力出國,因為出門打拼受苦受累,還不如在家坐享高薪。這對英格蘭球員磨練技術、開闊眼界均無裨益。已經(jīng)有足夠的西班牙、法國、意大利——例如法布雷加斯、博格巴和維拉蒂——以及其他國家的新秀在海外奮斗中成才,英格蘭新秀遠不如之。等到英格蘭的年輕人在本土都供不應求時,對他們還感興趣的外國俱樂部只會更加門可羅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