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1月18日電 題:黃河源頭“姊妹湖調解室”:“如我在訴”守護“姊妹情”
作者 潘雨潔 周瑞辰子
黃河之源,扎陵湖與鄂陵湖在河源匯合處相依,素有“姊妹湖”之稱,廣袤水域哺育著此間生活的萬千生靈。
兩湖所在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總面積2.5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45萬人,其中藏族占比達93%。
由于地廣人稀、司法服務半徑大,過去當地民眾尋求法律幫助的難度較大。2021年,瑪多縣法院創(chuàng)建“姊妹湖調解室”,將法律咨詢、訴前調解、判后答疑、調解回訪等司法服務“搬”到草原,多元化解、“一站式”處理矛盾糾紛。調解室成立至今,累計處理矛盾糾紛近500件。
兩湖湖畔“迎親灘”,因千年前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此迎娶唐代文成公主而得名,是當地民眾最熟悉、喜愛和活躍的地方。
“迎親灘”草色漸綠,“馬背法庭”巡回到各鄉(xiāng),拉起橫幅,宣講法律知識;人頭攢動的賽馬會上,五顏六色的各類法律知識小手冊“小攤位”吸引牧民們的目光;嚴寒冬季,法官們在鄉(xiāng)鎮(zhèn)中心的商鋪、大街上駐守,為過路民眾提供法律咨詢和幫助。
“姊妹湖調解室”的法官們,一年四季步履不停。“人多時,前來咨詢的老鄉(xiāng)都能排起長隊?!闭{解法官才偵措說。
才偵措是牧民口中的“才才法官”,她和搭檔才讓太一起處理多起家庭、鄰里、勞資等各類糾紛,當場為雙方當事人出具調解協(xié)議。
“基層‘話事人’的說和,加上調解法官們準確專業(yè)的適用法律、法條詮釋,牧民們才真正有了安全感?!辈艂纱胝f。
“雙方和解后,工作還未結束?!辈抛屘硎荆ü賯冞€要繼續(xù)跟蹤回訪,確保當事人的權益落實?!耙粊矶?,大家漸漸處成朋友,有高興事互相送個小禮物,家里有困難、有煩惱,半夜三更也會通電話?!?/p>資料圖為瑪多縣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下鄉(xiāng)為牧民提供司法服務。薛蒂 攝。
據悉,“姊妹湖調解室”的調解骨干力量由瑪多縣法院立案庭、執(zhí)行局、綜合審判庭的干警組成,成員大都是女性。
目前,調解室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法官積極為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向其親屬“千里送溫暖”,長期跟進和關注當事人家庭、工作、生活及心理狀況。同時,調解室重點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發(fā)布《人身安全保護令》,與婦聯(lián)、工會等群團組織共同成立工作室、服務站,將“訴”與“調”有機融合。
在黃河源頭,生態(tài)保護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xù)發(fā)展,也關乎當地牧民眼下的切身利益?!案鬣l(xiāng)、各村生態(tài)保護站的牌子上都有法官電話,便于隨時幫助生態(tài)管護員處理問題?!爆敹嗫h法院副院長高玥介紹。
此前,一位扎陵湖鄉(xiāng)的老牧民自家草場圍欄被鄰居拆除,多番溝通無果后,向縣法院尋求幫助?!拔覀兞⒓锤l(xiāng)政府聯(lián)系查明原委,實地收集證據,把兩家叫到一起,從鄰里和睦講到法律義務,做好思想工作。這位老爺爺最終獲得賠償,事情妥善解決。”高玥說。
從“一紙冷文書”到“一席暖心話”,“打官司”變成“茶話會”,“姊妹湖調解室”彰顯司法溫度?!耙郧?,老鄉(xiāng)們對法院有點畏懼,現(xiàn)在主動前來咨詢的越來越多、拿著訴狀的越來越少。”高玥說,“看到這些轉變,我們很欣慰?!?/p>
而“姊妹湖調解室”的法官們,也在不斷反思自身的工作方式和理念。
“面對來訪,法官們上來就講道理,不如耐著性子聽、走到實地看?!痹诂敹嗫h法院院長錢快乾看來,法官應有共情心和親和力,“我們講的是書面法理,要讓當事人聽懂、理解、接受,必須靠耐心、誠懇和熱情來傳達?!?/p>
“不論訴訟案件還是司法服務訴求,法官都要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換位思考,做到‘如我在訴’,從工作態(tài)度、方式方法、溝通細節(jié)等方面向當事人傳遞溫暖關懷,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公正與效率?!卞X快乾表示。
隨著工作理念轉變,才偵措愈發(fā)體會到“會聽”有多么重要:“調解是審判的基礎,法官必須耐心聽、慢慢說,充分緩解雙方心理壓力,了解他們各自的個性、核心訴求、內心所想,先把氣兒捋順了,案子才好處理?!?/p>
收到當事人的一條感謝短信、一條哈達,走在街上被一眼認出……才偵措覺得,夯實專業(yè)的基礎上掌握與人溝通的方法,法官才會有職業(yè)價值感,“現(xiàn)在的‘姊妹湖’,已經成為我們的‘充電站’了?!彼χf。(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