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 郭超凱)針對當前旱情,中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30日在北京表示,應急管理部會同財政部緊急預撥7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全力支持地方抗旱減災。
當天,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新時代應急管理領域改革發(fā)展情況。
談及當前旱情形勢和未來趨勢,周學文在會上表示,7月份以來,中國南方地區(qū)遭遇罕見持續(xù)高溫少雨天氣,特別是長江流域旱情迅速發(fā)展。這次旱情經分析有四個特點:
一是高溫日數歷史同期最多。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平均高溫日數32.5天,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qū)和四川東部、重慶這些地方,高溫天氣超過35天。
二是降水量歷史同期最少。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160.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50.4%,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
三是江河來水量異常偏枯。7月份以來,長江干支流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8成,上中游來水量為1949年以來同期最少;當前長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和常年同期相比偏低5-8米左右,創(chuàng)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
四是高溫干旱災害重。7月以來,干旱災害共造成3785萬人受災,428萬人因旱需要生活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404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15億元,這和近5年同期相比有大幅提升。
周學文表示,根據氣象部門預測,到31日,中國南方地區(qū)的高溫將結束。這幾天,華西地區(qū)的四川、陜西、甘肅、重慶以及湖北這些地區(qū)降雨增多,應急管理部在嚴防旱澇急轉,怕長期干旱再遇突發(fā)強降雨,造成洪澇災害。據預測,后期長江中下游秋季的降水還是偏少,可能夏秋連旱,抗旱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談及抗旱舉措,周學文稱,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全力抓好抗旱減災工作。一是強化工作統(tǒng)籌和安排部署,應急管理部每天組織氣象、水利、農業(yè)農村等部門滾動會商研判旱情發(fā)展趨勢,指導受旱地區(qū)加強組織領導。
二是及時啟動抗旱應急響應。國家防總針對10個省份及時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啟動旱災救災四級應急響應,派出多個工作組到受旱省份協(xié)助指導地方做好抗旱保供水和救災救助工作。
三是多措并舉支持地方抗旱減災。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調派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受旱地區(qū)民眾拉水送水;同時,應急管理部會同財政部緊急預撥7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會同國家糧儲局緊急調運了中央抗旱物資裝備,全力支持地方抗旱減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