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問題就出現了。我們的女足球員無論在俱樂部還是國家隊都是長期集訓,足球是她們生活的唯一內容,沒有時間去上學接受教育,或者學習其他技能。如果長期踢球不能帶來足夠的收入,那么她們退役之后的生計就會出現問題。
每逢世界杯大賽,中國女足一旦表現出彩,會有一些短期的外界獎勵或贊助注入,但都是短期行為,非長久之計。中國女足忽略教育的模式沒有可持續(xù)性。國際足聯(lián)女子足球部主管塔基亞娜·海妮警告中國女足這種專業(yè)化訓練模式有“危險”。她說:“女足運動員一定要把踢球和教育結合起來,千萬不要只關注踢球,而忘記教育。”
中國女足很多球員在專業(yè)隊踢球難免身在曹營心在漢,要為未來出路操心。這樣,女足就成為一塊跳板。借助于此,很多人實現了人生的轉變,年紀輕輕就退役去上學或者轉入他行了,不再繼續(xù)她們熱愛的足球事業(yè),人才流失嚴重。中國國家隊小鬼當家,正是因為留不住經驗豐富的老球員。美國射手勞埃德將近33歲還能在世界杯決賽中上演帽子戲法。中國女足32歲的球員早就退役了。
可是誰能因此去譴責她們?她們也愛踢球,但迫于未來的生計壓力,她們實在愛不起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