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10月18日電 專訪|中歐攜手引領氣候行動對全球去碳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訪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
新華社記者丁英華 李驥志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日前在布魯塞爾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作為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攜手歐盟引領氣候行動,將對全球去碳化進程產生關鍵影響。
劉振民15日與歐盟委員會負責氣候行動的委員沃普克·胡克斯特拉舉行會談。在會談后接受記者采訪時劉振民說,中歐高度重視氣候治理多邊進程和雙邊綠色合作的重要作用,就雙方氣候政策與行動、低碳發(fā)展和能源轉型、國家自主貢獻等內容廣泛深入交換意見。
劉振民說,中歐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90年代,雙方就已展開緊密合作。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快速發(fā)展與歐盟在清潔能源技術上的領先優(yōu)勢相得益彰,雙方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為落實中歐雙方領導人共識,2020年中國與歐盟建立了環(huán)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機制。至今,雙方已連續(xù)舉行了五次環(huán)境與氣候高層對話,進一步深化中歐綠色伙伴關系,攜手引領氣候治理多邊進程。
劉振民說,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離不開中歐共同引領作用?!白鳛槿騼纱蠼洕w,中歐之間的合作向世界展示了多邊主義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p>
劉振民說,中國交通領域的電氣化做得較好,高鐵發(fā)展成為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減少了很多溫室氣體排放。電動汽車也在快速普及,全球一半以上的電動汽車行駛在中國的公路上,減少了排放,降低了污染。
近期,歐盟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引發(fā)廣泛關注。劉振民指出,歐盟此舉不僅將影響中歐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更將妨礙歐盟自身的交通領域減排計劃和綠色發(fā)展進程。
“新能源產業(yè)提供的是有助于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和《巴黎協定》目標的優(yōu)質產能。歐盟應以更開放的姿態(tài)推進中歐綠色合作,不應只是從經濟競爭角度看待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
劉振民呼吁中歐通過合作實現優(yōu)勢互補,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共同引領推動全球能源轉型。
劉振民指出,為落實《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各國應加強合作、加快能源轉型步伐。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與《巴黎協定》下的全球目標背道而馳,這不僅會導致全球能源轉型成本上升,還可能遲滯發(fā)展中國家去碳化進程。
展望未來,劉振民表示,中國將與歐盟等各方一道,推動《巴黎協定》的全面有效落實。同時,中國還將通過南南合作,繼續(xù)向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在相關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