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318國道向西,翻越著名的二郎山,車從高高的山頭逶迤而下,轉過若干個彎道之后,終于下到了大渡河峽谷中,遠遠地,你就可以看到瀘定城了。
  這里">

婷婷在线视频精品免费_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撒尿在线观看_日韩另类卡通爆乳在线

首頁  ?  旅游  ?  旅游動態(tài)

川行二記

川行二記

2014-09-25 09:47:22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楊建平)站在瀘定橋邊
  沿著318國道向西,翻越著名的二郎山,車從高高的山頭逶迤而下,轉過若干個彎道之后,終于下到了大渡河峽谷中,遠遠地,你就可以看到瀘定城了。
  這里是古來內地通往康定等藏、彝族聚居區(qū)的重要通道。東有二郎山,西有大雪山,兩山夾峙,一水中流,大渡河由北向南,劈開了大峽谷,常年波濤洶涌,交通極其不便。過去人們要去河對岸,只能靠牛皮筏過河,或通過竹索、藤索溜渡。
  清康熙年間,清軍出兵平定當地土司叛亂,根據當時的軍事需要和經濟發(fā)展,時任四川巡撫上奏朝廷,請求建造鐵索規(guī)制橋梁,康熙皇帝“詔從所請”。瀘定橋于康熙44年(公元1705年)動工,次年5月竣工,全長30余丈,橋面寬約一丈,以13根鐵鏈組成。其中底鏈9根,鏈中間距尺余,在上面橫鋪木板,在橫木板上又鋪設8道縱向走道板以通行人馬。另外4根鐵鏈分置橋的左右兩側,以作扶欄。每根鐵鏈由近千個用熟鐵手工打制的鐵環(huán)相扣,總重量約4萬余斤。瀘定橋兩端各修有一座橋臺,條石砌筑,形如碉堡。臺內修有落井,井內安有地龍樁,在地龍樁下又各橫臥一根臥龍樁,均用生鐵澆筑,瀘定橋的13根鐵索就牢固地固定在臥龍樁上,和石砌橋臺一起,承受著橋的全部拉力,幾百年來完好如初。東西兩座橋臺上還各建有一座木結構橋亭,飛檐翹角,分別陳列著康熙手書“瀘定橋”名和《御制瀘定橋碑記》。
  站在橋上,看著滔滔的河水奔騰咆哮向下游而去,你不由會想起那首著名的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正是由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紅軍長征中22勇士在此飛奪瀘定橋的英雄壯舉,才使得這里名揚中外,被譽為“中國紅色第一橋”。
  千碉之國—丹巴
  在四川省西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交接的地方,在藏區(qū)四大神山之一的墨爾多神山腳下,有一處被世人譽為“千碉之國”的嘉絨藏族聚居地——丹巴。
  甲午夏日,我長途跋涉來到這里,近距離地欣賞了神奇的藏民建筑杰作和珍貴的文化遺存。
  在大渡河上游的大峽谷中,在大金河、小金河兩岸,到處都矗立著形狀各異的碉樓,或獨立山頭、或三五成群,依山就勢,相互呼應。你任意站在某一高處,目力所及,幾十座碉樓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
  丹巴的碉樓,是數百年前當地藏民為了保護村寨不受侵犯,對付部落間的戰(zhàn)爭而修建的防御性建筑,一般都和寨房相連接。寨房大部分均為三四層,底層為家畜圈,二、三層分別為居室、儲藏室、經堂等;碉樓位于寨房的后部,高度在10米至30米之間,外形美觀,墻體堅固,極富美感。形狀一般為高聳的四角體,內存樓梯,直通頂部,遇有匪事時可舉家躲入其上,封住入口,以保平安。還有的為五角體、八角體甚至十三角體。
  碉樓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山石、泥、麻筋、木頭等,麻筋由紅麻稈或青稞稈、麥秸稈制成。將麻稈砍成寸段,捶絨即成麻筋,和在泥中,粘性很強。碉樓由上下左右大小石料組合,錯縫修建,表面光潔,但棱角分明,其形如刀砍斧劈,據說修建過程數年至十數年不等。千百年來,碉樓飽經戰(zhàn)事和風雨的侵襲,仍然巍然挺立,有的雖已偏倚,但依舊屹立不倒,賦予碉樓奇壯的內涵,昭示了藏民不屈的性格特征,令人贊嘆不已。

 

  • 相關閱讀
  • 三湖書院懷古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余顯斌)三湖書院,是宜于懷古的。   我去時,雨后初晴,碧天如洗,空山清潤。嶺南之地,雨水豐沛,空氣清新,呼吸一口,五臟六腑都一片清涼潔凈,如同雨水洗滌的青山一樣,纖塵不染。...

    時間:09-25
  • 商州闖王寨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劉勇鴻)一代梟雄,闖王李自成八進八出商洛山,在商州留下許許多多有關他的遺跡和故事。闖王李自成也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家喻戶曉。 三十年前,在城關小學上學時,就和城里的幾個伙...

    時間:09-25
  • 天蓬山寨景區(qū)9月29日開放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趙三玲 耿 冬)近日,筆者從山陽縣旅游局獲悉,山陽縣天蓬山寨景區(qū)將于2014年9月29日對外開放。 天蓬山寨位于陜西省南部山陽縣黃龍鄉(xiāng)和楊地鎮(zhèn)之間,原稱毛家峽,山寨里山、水、洞、峽、瀑...

    時間:09-25
  • 去“棣花古鎮(zhèn)” 演繹商于古道上的“丹鳳故事”

    ——解讀丹鳳縣打造“商于古道·棣花古鎮(zhèn)”景區(qū)秘笈(下)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周文治 樊利仁 何 君 馮永發(fā))商于古道,這條曾經穿越了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之路、商貿之路,在商洛人在丹...

    時間:09-25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