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劉丹影)從小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詩句的影響,早就對杭州西湖充滿了幻想。今年夏初之際,當游覽了蘇州的園林而抵達杭州的時候,我抑制不住心中對西湖的向往。連晚上做夢都在想象著西湖這個大眾情人的俊俏模樣。
江南的清晨似乎要比北方醒來的早一些,帶著一份許久的期盼,我們一大清早就乘旅游大巴前往西湖,不巧的是,那天卻下起了密密的細雨,天空一下子變得朦朦朧朧的,讓每一個游客的心也變得郁悶起來,豈不知這密密的細雨,卻讓我感受到了西湖的煙雨美景。來到西湖的畔上,透過重重煙雨織就的簾子,眼前的西湖似籠薄紗,如蒙輕綃,就像一幅朦朦朧朧的山水畫。
我們一行乘游船蕩入湖心,映入眼簾的是蒙蒙煙雨籠罩下的碧波萬傾的湖水,湖水泛著綠瑩瑩的清幽。千萬雨絲落在湖面上,濺起一個個水泡,仿佛一顆顆珍珠從水里涌出。湖畔的垂柳在蒙蒙的煙雨中隨風搖曳,生發(fā)出萬般柔情。
隨著游船的緩緩前行,遠眺湖兩邊的山巒,如霧似紗,籠罩著如黛的遠山和雄偉的廟宇,這時的西湖猶如一個著羽裳,婀娜多姿,既有閉月羞花之容,又有沉魚落雁之貌,優(yōu)雅地靜立在晨曦中,微笑著歡迎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游客,她的豐富內涵,優(yōu)美身姿,嫵媚表情,讓人癡迷,難怪有那么多的善男信女早早的趕來,為的是一睹她那如夢如幻的芳容。
眼看著由雨珠織成的簾子越來越密,我和許多游客早已忘記了雨淋后的寒冷,擁倚于游船的甲板上,遠眺薄霧繚繞下的青山,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聆聽著導游那美妙的介紹,蘇堤春曉、三潭映月、花港觀魚、平湖秋月、白堤賞荷、斷橋殘雪……一幅幅如夢似幻的畫面浮現(xiàn)在眼前,而每個景觀都是愛情故事的滋生地,處處孕育著愛情的樂章和狂想曲。誰不向往西湖!西湖與愛情有關,與凄美相連,與唯美相牽。
依照導游小姐的指引,我遠遠眺望著煙雨中的斷橋,仿佛看見了白娘子和許仙經(jīng)歷了千年的相思,經(jīng)過幾世輪回的尋覓與等待,千年的跋山涉水,走過了無數(shù)的風風雨雨,終于穿越時空,再次相會于斷橋,情意綿綿,深情相擁的一幕。而遠處雨霧下的雷峰塔,讓我似乎看到壓在塔下的白娘子那幽怨的目光和禁錮了千年的情思。白娘子為了愛,放棄了千年的修行,受到幾世的詛咒,但她無怨無悔地愛上許仙,哪怕讓自己煙消云散,燃俱成灰,也要期待來世輪回,與許仙的斷橋相會。還有那一座小小的木橋,它就是“西湖三絕”之一的“長橋不長”,據(jù)說梁山伯祝英臺十八里相送就發(fā)生在此橋,兩人在橋上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來來回回走了十八里路。想像著千年前在這里演繹的那段“長橋不長情誼長”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我的思緒隨著眼前的長橋蕩漾著,心也在為梁祝的唯美愛情柔軟著,這一切都在訴說著那個“斷橋不斷肝腸斷”的凄美的故事。
在游完了湖心從游船下來后,抵不住許仙與白娘子那情意綿綿的愛情故事的吸引,利用自由活動時間,我也來到了斷橋上,欲體味一下許仙當時的心境,原來天還是這樣的天,雨還是這樣的雨,湖還是這樣的湖,橋還是這樣的橋,只是人非當年的人了,即便我以怎樣的纏綿與悱惻,都不會等來白娘子的青睞與光顧。這才明白,斷橋并非真正斷了的橋,它是文人筆下生花出來的景致。傳說每當瑞雪初霽,站在寶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銀裝素裹,白堤橫亙雪柳霜桃。斷橋的石橋拱面無遮無攔,在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依稀可辨的石橋身似隱似現(xiàn),而涵洞中的白雪濯濯生光,橋面灰褐形成反差,遠遠望去似斷非斷,故稱斷橋。不管斷橋是真斷還是假斷,但許仙與白娘子的愛情故事令世人千古傳頌。
體味了一番斷橋的凄美之后,我來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徜徉,一個人從斷橋上下來,沿著湖畔慢慢前行,初夏的湖堤猶如一位姍姍來遲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花團錦簇,亭臺樓閣,美不勝收。更有煙柳花橋、長堤臥坡、湖波如鏡、映照倩影,那小橋流水、那曲徑通幽、那奇花異草、那依依垂柳,那草坪那傘花以及那傘下的人,天體合一,無限柔情。面對著此情此景,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任那綿綿細雨敲打著傘面,心如止水,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平靜。直到導游的電話來催,我才匆匆向集合點趕來。這時的西湖更加煙雨蒙蒙,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