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還對替考事件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對負有直接責任的杞縣教體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杞縣教體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杞縣教體局黨委委員、工會主席,杞縣教體局黨委委員、大同中學校長和通許縣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通許縣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兼通許縣第一高中校長給予撤職處分。對杞縣高招辦主任和通許縣高招辦主任、通許縣城關鎮(zhèn)下洼學校校長給予撤職、留黨察看一年處分。
對負主要領導責任的杞縣教體局局長、通許縣教體局局長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的杞縣、通許縣分管縣領導和開封市招辦主任等3名處級干部給予黨內警告或行政記過處分,其中開封市招辦主任被免職。
■ 追蹤
為高考加分“定制”武術賽事
河南武術比賽“量產”國家二級運動員;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比賽
遼寧本溪87名體優(yōu)生加分涉嫌造假一事還在調查,河南漯河又被曝光有74名考生獲國家二級運動員被加分。目前,河南漯河已有53人放棄加分資格,另外發(fā)現(xiàn)5名疑似有問題的加分考生。
武術項目主觀性強被利用
記者連日采訪發(fā)現(xiàn),可能被利用的高考體育加分制度漏洞,主要集中在一些冷門項目、武術等測評主觀性較強的項目。漯河市高級中學體育加分事件中,武術項目就是最大的“注水孔”。
2013年河南省青少年傳統(tǒng)武術錦標賽,800人參賽,最終“量產”445名國家二級運動員。這一賽事設置存諸多不合理之處。如,整個賽事設置200多個組,每組參賽人數不超過10人,每組前3名就有資格申請國家二級運動員。賽事中很多項目幾乎沒聽說過,如太平捶拳、串捶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