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個愛照鏡子的人,也許你會發(fā)現,盡管是同樣的裝扮,但有時鏡子里的自己會比照片里更好看。近日,微博上一條消息盛傳:“鏡子里的自己會被美化20%-30%。”
照鏡子比真實的自己好看?這一說法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測試:確實覺得要精神一些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人們在照鏡子時大腦會自動‘腦補’,所以鏡中并不是真實長相,大概比真實長相要好看30%,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照相時感覺不像的原因。”近日,這條微博得到眾多網友關注。
網友“echoo0o ”這下有話說了:“難怪自拍總是沒辦法拍出鏡子里的樣子呀!”網友“睡覺睡到自然醒”也附和:“難怪照片里的自己總是比鏡子里的自己難看。”網友“雅在京東”甚至感嘆:“鏡子也不可靠?這世界還有什么可靠?”
確實是這樣嗎?記者邀請市民劉小梨做了個試驗:先讓她擺出一個自認為感覺不錯的姿態(tài)后拍照,然后用同樣的姿態(tài)照鏡子,最后用相機中的自己和鏡子中的自己對比。
通過對比,劉小梨認為相機中的自己雖臉帶微笑,但笑容有些僵硬,鏡中的微笑讓人感覺甜美。
劉小梨認為,“拍照時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動作、肢體語言、眼神等,只能通過想象,把自認為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但因為某些習慣性動作,照片出來之后自然會不滿意;而照鏡子則不一樣,你會對著鏡子作調整,呈現出來的樣子也相對好一些。”
昨天在金馬坊,記者隨機調查了10名市民,其中有6人覺得,鏡中的自己比照片中漂亮很多,3人認為自己漂不漂亮和鏡子的大小、擺放地點、光線明暗,以及當時心情好壞等因素有關;只有1人覺得照片上的自己比鏡子里的自己更好看。
專家:心情好可給容貌“加分”
“照鏡子與真實長相確實存在一定差距,這是基于鏡子本身和照鏡人心理而發(fā)生的。”武漢大學心理學教授肖勁松分析,比如商場的長方形鏡子,可能會采取修正技巧,顧客會被拉長、變高,鏡子里光線的反射會遮蔽人的某些缺陷,這樣會讓人變漂亮;而從心理上講,在心情好時,人在看到和自己本身不太一樣的形象時,會主觀地認為,鏡中的自己更好看。(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