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咪表車位費“全國最貴”的情況可能改變嗎?據(jù)媒體報道,今年廣州市政協(xié)將解決停車難問題作為主席會議1號建議案提出,市政府在提案答復中表示,市物價局將會同市交委研究制定與交通運行狀況掛鉤的咪表收費標準及“階梯式收費機制”。
雖然階梯收費只是個提法,遠沒有到出臺標準的時候,這也足夠給市民車主以聯(lián)想了。首先肯定的是,這是有關部門對輿論追問近半年之久的停車費過高問題的一個積極應對。其次,答復提到了“工作涉及大量數(shù)據(jù)調(diào)查及分析,已列入市物價局2015年研究工作計劃”,這也是對過往調(diào)研不足,導致實施狀況與理想方案大相徑庭的一個檢討。如果這次數(shù)據(jù)真的來自廣大車主,讓決策者不再泛泛空談提價意義,或許能少一些“緩解擁堵其實也不能靠提高停車費”的馬后炮解釋了。
基于咪表目前慘淡經(jīng)營的狀況,許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廣大車主自然希望咪表降價,因為廣州很多地方并非無處停車,有些地方停車也不會造成塞車,卻要被收費甚至是高收費、亂收費,這對已經(jīng)為車輛繳納了稅費的市民來說是極不情愿的。咪表公司當然不想降價,因為好不容易才通過法定程序獲得了高標準收費,一管就好幾年了,怎么可能走回頭路?!皹I(yè)內(nèi)人士”最希望的或許是隨著通脹和時間的推進,車主能變成溫水中的青蛙一樣,慢慢習慣被動高消費,當然,這個過程是比較難熬的,那就是大量的咪表位沒人停。
對政府來說,停車位不應該是可以隨意分派出去的壟斷性公共資源,如果這個資源因為租金過高而導致低效運作,就是一種浪費。為了“不浪費”,卻有不同的思維模式,既可以采用降價促進消費、夜間停車降低收費回饋納稅人;還可以堅持高價位,然后進行階梯收費,以停車時間長的更高收費彌補無人車位的“虧損”,表面上看還可以刺激停車位的周轉(zhuǎn)。然而停車時間長難道是車主自己愿意的嗎?是車主喜歡肆意浪費公共資源嗎?有關部門不應只在存量車位上不斷想辦法提價格、壓需求,而應嘗試換思路,在挖掘車位增量方面作文章。
按照市政府的數(shù)據(jù),截至2014年6月,廣州機動車汽車保有量約為251萬輛,其中中小客車約187萬輛。如果按照一輛小汽車服務三個人的粗略估計,那么小汽車的停車問題可是關乎五六百萬公眾的福利。開小車絕對不是少數(shù)人、有錢人的消費,用車者也不該隨意被當做 “經(jīng)濟杠桿”作用的對象。廣州當前公交地鐵覆蓋水平還不算太高,小汽車具有普遍的生活剛需屬性。有關部門就該按照之前的規(guī)劃承諾、認認真真擴大車位供給。若只管去給車主增加成本,最后卻根本不能解決排放和塞車問題,那所謂“經(jīng)濟杠桿”“階梯收費”調(diào)節(jié)出行的邏輯就要深刻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