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銀行專項債時隔半年“重出江湖”,去年發(fā)行規(guī)模居首的遼寧省率先出手,風險化解持續(xù)推進。
近日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遼寧省財政廳擬于4月14日發(fā)行135億元中小銀行發(fā)展專項債券,募集后通過遼寧金控注入丹東銀行、營口銀行、阜新銀行、朝陽銀行、葫蘆島銀行,用于補充資本金。
記者注意到,上一輪中小銀行專項債大約在2021年9月完成發(fā)行,累計獲批的2000余億元資金涉及20個省份,其中遼寧省去年兩輪共計196億元發(fā)行規(guī)??壳?。有業(yè)內人士認為,東北當地中小銀行的風險化解較為迫切,遼寧積極發(fā)行專項債符合預期,有助于加速風險出清。
專項債作為完善資本結構和質量的多元化創(chuàng)新工具,短期內可以緩解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主的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壓力。上海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考慮到風險化解和穩(wěn)增長支持的需要,今年銀行業(yè)資本補充力度還會加大,不過仍要關注專項債帶來的營運決策失衡、融資成本拖累等潛在風險,長期來看更應該從提高資本管理效率、優(yōu)化市場環(huán)境等方面改善中小銀行的資本困境。
中小銀行專項債時隔半年再現
根據遼寧省財政廳在中國債券信息網發(fā)布的《2022年遼寧省支持中小銀行發(fā)展專項債券(一期)項目實施方案》,此次發(fā)行計劃募集專項債券資金135億元,品種為記賬式固定利率附息債券,期限為10年期,債券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本金分年償還,發(fā)行后可按規(guī)定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上市流通,存續(xù)期第6~10年(至2028~2032年),每年按發(fā)行規(guī)模的20%償還本金。
據悉,今年1月14日遼寧省《省委省政府金融改革化險工作專班辦公室會議紀要》(第49次會議)原則同意了第一批城商行專項債發(fā)行額度,其中丹東銀行20億元、營口銀行30億元、阜新銀行30億元、朝陽銀行25億元、葫蘆島銀行30億元。此前遼寧省政府已經明確,由遼寧金控將專項債資金通過持股方式注資到各城商行,用于補充城商行資本金,此次專項債資金也將由遼寧金控按照相應金額分別注入5家城商行,注入后持股比例分別為51.37%、52.27%、41.44%、41.30%、59.94%。
2020年7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下稱“國常會”)決定,為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yè)能力,允許在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安排一定額度,用于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央行去年9月發(fā)布的《中國金融穩(wěn)定報告(2021)》顯示,財政部安排了2000億元新增專項債額度計劃,支持20個地區(qū)的中小銀行補充資本。
記者注意到,自前述國常會后,各地政府陸續(xù)披露專項債發(fā)行計劃,截至2021年9月累計披露規(guī)模已經小幅超過2000億元計劃額度。另據中國政府網披露的數據,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完成情況中,當年財政部計劃安排3.6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其中3.53萬億元已經下達地方,剩余額度(約1200億元)也將用于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
分省份來看,據標普統(tǒng)計,截至去年10月末,20個中小銀行專項債發(fā)行地區(qū)中,遼寧省發(fā)行規(guī)模居前,僅次于河南。其中,2021年5月遼寧省發(fā)行了首期100億元中小銀行發(fā)展專項債,所募資金全部用于該省新吸并成立的省級城商行遼沈銀行;第二期96億元則在同年9月發(fā)行,用于為30家信用合作聯社和7家農商行補充資本金。兩次發(fā)行期限同為10年,方式均是通過遼寧金控注資。
遼寧中小銀行風險持續(xù)出清
從數據來看,各地區(qū)的專項債發(fā)行規(guī)模與各地中小銀行的信用情況有一定相關性,發(fā)行量主要集中在中小機構風險偏大、注資需求更高的地區(qū)。根據央行此前公布的金融機構評級結果,高風險機構數量較多的七個地區(qū)(遼寧、甘肅、內蒙古、河南、山西、吉林、黑龍江)均發(fā)行了專項債,發(fā)行量占全國總發(fā)行規(guī)模的54.4%,其中河南、遼寧、山西位列前三。
盡管截至2021年四季度,大部分機構處在安全邊界內(1~7級),高風險機構(8~D級)持續(xù)下降后較峰值壓降過半,但存量高風險機構仍主要集中在四個省份。曾剛對記者表示,一些中小銀行具備地域性風險特征,相應的地方政府發(fā)行專項債化解風險也會更為迫切,屬于合理現象。
近年來,遼寧持續(xù)推進當地中小銀行積累的風險化解和出清。其中,遼寧金控就在錦州銀行風險處置之際應運而生(2019年12月),由遼寧省財政廳全資控股。除作為專項債資金承接平臺外,遼寧金控持股52.5%的遼沈銀行已經于去年6月開業(yè),后者是吸收合并當地兩家城商行——遼陽銀行、營口沿海銀行后新成立的省級城商行,被視為當地中小銀行改革的重要標志。今年3月,朝陽銀行根據“一行一策”要求有序推進資本補充相關工作,宣布擬戰(zhàn)略引入遼寧金控入股提升綜合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兩年遼寧當地已有多位銀行系統(tǒng)人員在金融反腐風暴中落馬。其中,阜新農商行原行長牛繼良,遼寧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波均在今年3月被查,后者曾任遼寧金融局局長、省聯社主任,加上年內被查或“雙開”的兩任遼寧省聯社理事長都本偉和王中印,年內已有3位遼寧農信系統(tǒng)“一二把手”落馬。此外,葫蘆島銀行原行長王學伶、遼寧銀保監(jiān)局原二級巡視員劉文義等人也已落馬。
加大力度緩解中小銀行資本壓力
相比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行,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壓力更大。在利潤留存、股票融資、債券融資等市場化機制和自身積累之外,監(jiān)管對于創(chuàng)新資本工具的鼓勵政策不斷。
光大證券研報統(tǒng)計數據顯示,根據已披露年報的上市銀行數據,2021年上市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7.08%、14.32%、14.64%、14.22%,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14%、9.67%、9.44%、11.9%。相比之下,非上市地方中小銀行往往融資渠道更少、實力更為薄弱。
曾剛對記者表示,專項債是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對一些依靠自身能力補充資本較難,尤其前期積累風險較高、難以維持長遠發(fā)展的銀行而言,專項債可以起到化解風險、增強短期資本實力的作用。據標普報告,截至2021年10月末,20個發(fā)行了中小銀行專項債的省份(自治區(qū)/直轄市),共計支持中小銀行約320家,占全國4604家銀行業(yè)金融機構的7%。其中,有近2/3的募集資金用于支持農村金融機構,1/3用于支持城商行。
那么,專項債是如何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呢?從補充途徑來看,主要模式包括間接入股注資、可轉股協議存款兩種,后者為購買中小銀行發(fā)行的資本補充債券,能夠補充銀行的其他一級資本,轉股之后變?yōu)楹诵囊患壻Y本,主要償債來源為用款銀行的貸款利息、金融機構往來收入、手續(xù)費、傭金、其他收入等。遼寧此次采取的間接入股注資能夠補充高質量的核心一級資本,償債資金來源上以股利分紅以及股權轉讓所得為主,該模式對國資平臺的要求較高。
不過,專項債補充資本并非一勞永逸,其中的潛在風險仍需要注意。曾剛指出,入股模式對金控集團的經營運作水平提出高要求,同時存在獨立營運決策平衡被打破、本息償還保障度不足等風險。而轉股協議存款模式在付息之外還要償還本金,本質上融資成本也不低,加上地方股權交易市場不夠成熟,轉股在定價過程中、股權退出交易時均可能受到影響。
標普報告此前也指出,考慮到期限和還款方式,地方政府專項債對銀行資本實力的支持作用一般在第六年開始會逐步減弱。以分紅為例,當使用銀行分紅來償還專項債時,由于所采用的分紅比例假設較高,可能會影響銀行的資本內生能力。2020年廣東省、2021年遼寧省支持中小銀行專項債在計算償債資金時假設的銀行分紅比率為60%,顯著高于目前六大行30%的分紅比率。
此外,因為各銀行自身情況以及補充方式不同,專項債發(fā)行對于銀行的資本補充效果差異很大。標普認為,對于信用質量在投資級以上的銀行,專項債能夠幫助提高信貸投放量,更好地服務當地中小微企業(yè);而對于投資級以下的銀行,專項債更大的意義在于幫助銀行化解存量不良,填補資本缺口,提升銀行自身的信用質量。曾剛指出,從長遠考慮,部分公司治理薄弱、可持續(xù)發(fā)展較困難的中小銀行,在接受政府專項債資本補充時已經面臨一定經營困難,國資平臺注資實際帶有風險處置含義,注資的同時往往伴隨著體制機制的改革,以實現銀行股權、治理和經營管理能力的優(yōu)化,其中就包括合并重組等方式。
曾剛表示,要想起到長期作用,需要從根本上改善中小銀行群體的資本困境,包括提高資本管理效率、優(yōu)化資本補充的市場環(huán)境等,適當降低金融市場工具的發(fā)行門檻、提高中小銀行永續(xù)債流動性、適度放松資本約束等。他認為,考慮到各地中小銀行風險化解、守住系統(tǒng)性風險底線的壓力,以及經濟穩(wěn)增長對信貸投放的需要,政策上今年還會下大力氣加大資本補充力度。4月6日國常會再次提到,要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huán)節(jié)融資,做好用政府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等工作,增強銀行信貸能力。